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關於教師成長機制

今年,是我進入種籽的第四個年頭,
希望自己能夠開始從種籽得著的能量,
開始能轉換成對於種籽接下來的能量!
但是,我卻遇到了瓶頸,發現了自己的困擾,
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對話與找到方法。

目前關於教學專業的部分,
由於興趣所帶領的「攝影影像」與「單車」,
開始能嘗試著不同的可能性,也能夠向外探尋新的資源,
在跟孩子們一起工作時,一起探索與討論著,而不斷有新的發現!

但現在「數學」是最大的困擾,
之前低年級數學,是以故事情境來帶領小孩進入數學學習。
但是,進入了「數四」,四年級孩子們實測與掌握的部分,
經過了一年的摸索,
四年級的孩子對於概念薄弱,操作累積的部分仍有很大的落差。
對於婉如接上來的數五,還得花時間回頭補回那些基本的能力。
心裡真的是覺得很抱歉,也很擔心自己似乎在數學教學上,
會讓孩子們有所欠缺。

對比了以上兩部分教學(必修與選修)的部分,
突然感覺到自己性格上的習氣,
對於很重視現在的情境,卻欠缺了規劃性的思考,
就像,在數學四上對於孩子們在累積這項知識的想法,
沒有整體(銜接)的想像,只是流于只是當下的氣氛,
而沒有深刻地留在孩子們的身上,以至於在運用時,孩子無法掌握!

所以,我開始試著從小小的計劃與規劃開始,
關於本來對於數學教學與學習點滴片段,要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系統性。
能夠逐漸地整理自己的教學內容,而不散落在各處。

最近,對於自己沒有什麼信心...


未來的想望,開始一步一步地思考「如何進行規劃?」
雖然曾經辦過運動會、幾次校外教學,但覺得面對規劃這件事,
一直都是會讓腦袋當機的狀態,這其實是反映在我生命歷程上的某種欠缺。
總沒有什麼想像的方法,
也沒有什麼做事的方法,沒有什麼勇氣面對亂想之後的評論。
而對於規劃想望的「二鐵環島」是我最想完成的事情。
但現在的我,似乎沒有什麼能力能夠達成!?

筆走至此,覺得有種內在能量不足的狀態...
反映在現在身為老師的自己身上,就會有種罪惡感。
我要用什麼樣子來跟孩子們一起工作呢?

現在的我,還在找尋讓自己能量回來的方法,
我想是畫曼陀羅、閱讀與書寫、攝影、持續的運動...我正在嘗試!

一種自我思考的狀態,是我正在成長機制過程,
我想,不僅僅只是想,我更需要的是對話,而從中整理自已所認同或不認同的道理。

以上

凌永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關於北北基的第一天與第二天


關於北北基,我書寫著....

========================

第一天,感受著海洋與河流如何造就了臺北的發展?

一開始,沿著北海岸嶙峋多變海蝕地形,觀看歷經風霜雨打蜿蜒的海岸線,在鼻頭角地質公園的望月坡草坪上,隨著屬於這季節的風盡情地奔跑。再到八里坌(八里)河口,就著先民開發北台灣的路線,騎著單車感受城市發展的水流線,在海水與淡水交界的挖仔尾玩沙,與潮間帶多樣生物嬉戲,之後,觀海長堤、十三行的鯨背沙丘上,等待著夕陽輕輕落在海洋的另一端。這晚,停留在陽明山福音園休息。

關鍵字:
鼻頭角地質公園、八里自行車道、挖仔尾生態公園、十三行博物館、北海岸地質。


第二天,尋找每個人心中臺北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今天將以分組的方式,安排一天的旅程。使用著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探尋著這歷史的老故事,由U-Bike、公車、捷運、藍色公路、步行所規劃的行程,將以大稻埕迪化街為中心、北往大龍峒保安宮、南走艋舺剝皮寮、西渡淡水河到三重的老眷村,一一重拾那老時光片語、屬於老臺北的風華。

關鍵字:
大稻埕、迪化街、藍色公路、大龍峒保安宮、剝皮寮、三重空軍一村、老臺北建築。